刚上初中,我们家就搬离云南,在浙江一个乡下小镇落了脚。那个小镇落后得很,常常断水断电。我的近视眼就是在那煤油灯下恶化的。
那个小镇上有中学,我便去了那所学校。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受到了来自男同学的歧视和排挤。歧视我,是因为我来自云南,并且不会说当地的话;排挤我,是因为我成绩太好。后来我发现,这个地方极度重男轻女。我在的班级本来就男多女少,班里成绩好的又全是男生。
刚来的时候,同学们当着我的面笑我是“云南人”,在我背后又指指点点。我虽然恼火,但是既听不懂,也就不去理他们。老师上课也从来不用普通话,除了板书,我什么也听不懂。有时好心的女同学给我充当翻译,但是往往会遭到老师的批评,说我们上课说话开小差。
期中考试的时候,我让所有的人大跌眼镜。估计这也是头一遭女生盖过了男生。以至于班主任气急败坏的骂那几个尖子没用“连个女生都考不过”。这句话极大的伤了我的自尊,可惜内向的我那时候没有足够的勇气站起来反驳他。
后半学期,除了几个女生,没有什么人搭理我。班主任也开始批评我上课低着头不听讲。每天喝着咸涩的井水,伴着昏黄的煤油灯,我头一次感到孤独和生活的压抑,本就不善言辞的我更加寡言少语。那段时间我迷上了地理,然后惊恐的发现每天只要脑子一空下来就着了魔似的拼命思考和想象宇宙的一切,怎么也停不下来,最后常常精疲力尽地大哭一场。
期末考试的时候我仍然高居榜首,但是班主任却以一种幸灾乐祸的口气批评我退步了两分并写在了期末评语里。那时候我已经麻木,没有生气,只想冷笑。幸而接下来我转学去了县城,我才慢慢地不再疯狂思考。这段日子虽然短,却给我留下了一些负面的后遗症。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几乎从不跟男生打交道。也许,我因此错过了一个懵懂的初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