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欧洲游记(8)

这天是十月的第一个星期天,照例是博物馆日,大多数博物馆免费。我们当然也不能免俗,免费的,不利用哪行。我们的第一站自然是最热门的卢浮宫。早早的起来准备停当,我们来到了卢浮宫玻璃金字塔门口。门口自然是已经排起了队,但是队伍不算长,卢浮宫那么大,放进去这点人还不是小意思。很快队伍就在我们后面排成蜿蜒曲折形状的了。我们自然是庆幸到的是时候。

这座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吧。

卢浮宫曾经是王室的宫殿,后来被用来珍藏各种艺术品宝藏,慢慢的卢浮宫的收藏越来越丰富,现在的卢浮宫收藏有40多万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珍品。

卢浮宫呈U字形,自然而然就被划分成三个翼。这是其中一个侧翼。

小金字塔水池喷泉,卢浮宫显得庄重雄伟。只是天气不太好,阴阴的。

卢浮宫展品主要分为古代东方文物(主要是古代中东文明,从美索布达米亚,伊朗,地中海以东到印度这一大块地方的古代文物),古代埃及文物,古希腊古罗马文物,绘画,雕塑,工艺品和伊斯兰艺术品。我们当然是没有办法看全的,哪怕我们在里面泡上整整一天也没法看完,所以还是走马观花吧。

我们先从古埃及文物看起。古埃及很多文物都被欧洲人掠走,大英博物馆应该也有很多埃及文物。可惜了尼罗河文明。

这应该是埃及王的墓碑雕刻,四周的展品则是陪葬的人形奴隶塑像什么的。

古埃及的棺材是最特别的,各种形状绘了画的或者是雕刻的,光是卢浮宫里就有好几个展室。

匆匆走过几个古埃及文物展厅,我们就迷失了。也不知道自己跑到了第几层。对着地图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决定索性跑到最顶层看法国绘画,从上往下看。

这幅是法国学院派画家Pierre Subleyras的画作“西蒙家的晚餐” (Le Repas chez Simon)。

这幅应该还算是比较有名,是法国洛可可风格画家Jean Honore Fragonard画的。名字叫做“玛丽·马德莱娜·吉玛尔肖像” (Portrait de Marie-Madeleine Guimard)。

漫无目的的随便乱拍。这个是Anne VALLAYER-COSTER的静物画,也是一位洛可可风格的画家。这幅作品名字是“海草,珊瑚和贝壳”(Panaches de mer, lithophytes et coquilles )。

这幅作品很吸引眼球,尽管可能并不出名。作品画的是月夜的海港,整幅作品主要是夜晚的基调,但是左边月亮的光线非常突出,而右下角的火光又把你的目光吸引过去。这个画家对光线的掌握非常好。从照片上没有办法感受得到,但是我们几个人都不由自主在这幅画前面停下来。幸好Ray有给这幅画拍录像,还特地拍了标牌,于是我们知道了这个画家名叫Joseph Vernet,这幅画的名字就叫“月夜的海港”(La nuit ; un port de mer au clair de lune)。

这幅画,就不用我介绍了吧。地球人都知道。这幅画前面人山人海,专门有个保安在前面维持秩序,把游客拦在几米之外,不但如此,这幅画本身就有一道一米厚的玻璃屏障,牛得很,不愧是镇馆之宝。就为拍这张照,挤了我一身汗,还要多亏小哥帮我抢地盘,我容易么我,能拍到就不错了,清不清楚都顾不上啦。

这幅画应该大家也很熟悉,历史教科书上有的。有个同胞过来让我帮她在这幅画前拍个照。然后Ray也被另两个同胞请了帮忙拍照。起初Ray还不解,我跟他说,中国历史教科书里有,所以大家都认识这幅画,要求拍照很正常的嘛。这幅画大家都知道叫什么,不过作者是谁,很多人说不上来吧,其实我原先也一直也不知道。作者是Eugène DELACROIX,浪漫主义画家。

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